简讯
中信银行苏州昆山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 2016-08-26 16:26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化支付手段越来越深入社会居民的生活之中,但随之而来金融诈骗手段同样“魔高一丈”。电信网络诈骗目前已成为金融领域高发案件类型之一,银行系统作为资金流动的重要关口,肩负着保护存款人资金安全与协助打击犯罪分子的双重任务。近日,中信银行苏州昆山支行就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
风险提示 引发柜员警觉
7月28日下午3点20分左右,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到中信银行昆山支行柜台办理跨行转账业务,柜员陈琦受理业务后开始与客户进行例行信息确认,并依规出示银行汇款转账安全提示单进行风险提示。
该笔业务是由客户本人的中信银行账户转至同户名的工商银行账户,转账金额为伍万元整。应该说是一笔相当普通的转账业务,并非转至他人名下,金额也非巨额。在确认的过程中,陈琦严格谨循“三问、二看、一核对”的宗旨,仔细进行确认。虽然客户办理业务时神色正常,并没有使用手机,但是在问到转账用途时,客户表现出的一丝惊慌、不知所措的神色还是引起了陈琦职业性的警觉,立即进行深入询问。
就在陈琦郑重提示客户是否遇到《防电信诈骗风险提示书》上所列的诈骗情形时,一段短暂的沉默后,客户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悄声示意私下交谈。
指明疑点 客户及时醒悟
陈琦随即将客户带至营业经理办公室。一进门,客户即示意不要讲话,并要求将她随身携带的手提包交由银行同事看管,离包两米远后才将原委和盘托出。
原来客户在7月22日曾在电视购物中购买过记忆枕,可是快递迟迟不来,便拨打了所谓顺丰快递的电话(实际是诈骗份子的电话)进行确认,并在电话中提供了个人信息。犯罪分子在得到客户个人信息后拨打电话,声称并没有记忆枕快递信息而是三份客户本人身份证件的可疑快递,并已经报案转至崇明公安局处理。
客户根据犯罪分子提供的电话打通了所谓崇明公安局的电话,对方又声称客户涉及到反洗钱,需要将她的资金冻结,并询问客户的学历、银行卡信息。对此客户深信不疑,已依照犯罪分子的要求,在工商银行ATM机上进行转账,由于工商银行余额不足转账并不成功,犯罪分子在得知客户中信卡上有伍万元后,要求其先将中信银行的资金转入工行卡内,再进行下一步ATM转账操作。犯罪分子还要求她在进银行50米外先打电话和他确认已到银行门口,并保持电话在线。因手机放在包内,对方可监听,因此其不敢在柜台详细描述。
柜员与营业经理听完客户的话后,断定此事为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耐心地为客户一一指明疑点,劝说客户不要转账,直接与昆山警方报案核实。客户这才完全醒悟,意识到自己真的遭遇了骗子,旋即取出包中手机,挂断了对方电话,并对银行人员连声感谢。
多措并举 共筑防线
据统计,近10年来,国内电信诈骗案件以每年20%~30%的数量激增;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94起,百万元以上案件2085起;而在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相比2014年增长了32.5%,共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22亿元。
面对诈骗高发形势,中信银行苏州分行严格落实执行总行及外部监管机构各项要求,全力维护客户资金安全。对客户在柜台发生的每一笔转账汇款及网银开立等关键性业务严格履行尽职提醒义务,并向客户出示风险提示书。同时,对于年迈或有明显异样的客户,在尽职提醒无果后,网点还将进一步与客户家人取得联系,必要时主动联系警方协助处理。此外,分行通过网点警示、网站、短信提示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持续开展金融安全宣讲,以期促进广大市民识诈防骗意识的提高。
中信银行苏州分行也提示广大客户要注重提升自我金融安全意识,接到任何自称公检法、银行、快递等机构的电话、短信或网络消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如110、派出所、银行及快递的网点或客服短号码等)进行核实,切记“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如客户已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应即刻向银行申请冻结被诈骗的账户,阻止犯罪进一步实施。同时应在第一时间报警,尽可能保存犯罪分子的作案证据(短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对方银行卡号等),以便协助警方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