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
海外留学怕“挂科”?快收下这份「留学生自救指南」!
- 2023-07-28 10:26
- 来源:浙江新通留学
也许国内有许多人都很羡慕留学生的生活,可以认识许多外国朋友,踏遍异国风景名迹,惬意又自在。
然而事实上,留学生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学业压力、孤独感...尤其是学业压力,可以说是时时压在留学生身上的一座大山。
具体来说,下面这些烦恼想必大部分留学生都遇到过:课堂节奏过快、教授口音奇怪、授课方式差异、作业无从下手等等,严重的会引发一系列的学业危机,挂科、补考,甚至被劝退,留学生活让你累到变形...
眼看就要开学了,作为新生的你,或者上一学期学业压力山大的你,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小Tips,从“听、学、考”三个方面来为大家提前规避↓↓↓
01
怎么听?
虽说能够顺利留学的同学都是经历过雅思和托福的千锤百炼,通过了语言测验与考试,但是实际去留学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多数教授都不是标准的美音英音。
你需要适应不同教授的不同口音。
教学过程中也会反复涉及到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专业词汇难懂程度100%,英文版专业词汇难懂程度100000%)。
要想在课堂中完全跟上教授的思路,需要大量的课前预习(handbook)+课后复习(review)+专业阅读(reading)。
02
怎么学?
海外学习强调主动学习。留学生需要较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时间规划能力以及自制力。
大致来说,海外课程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传统的大课(Lecture):通过提前给到的handbook和reading list自己在教务系统/网络平台/图书馆找书,提前理解预习。通常Lecture的课程信息量比较大,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和知识延伸。
*和国内课堂的不同:Lecture需要大量课前的阅读预习和自我消化
第二种是研讨课(Seminar):一般10-20人组成一个team,由教授或在读博士生将Lecture的内容进一步延伸,结合案例等进行小组讨论或即兴presentation。
*和国内课堂的不同:Seminar需要小组讨论、陈述,互动性高,对口语表达及口才能力要求较高
第三种是实践课(Workshop):围绕课程主题,小组进行实验或设计或问卷等任务。
第四种是辅导/答疑时间(Tutorial/Office hour):教授或助教乐于辅导每个学生的进程,帮助学生解决课业困难。基本每周会有辅导时间贴出,学生可以填上自己的名字预约单独辅导/答疑。
在正式开课之前,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仔细查阅Syllabus,尽早做好学期规划——
Syllabus——课程教学大纲。是教授给你比较多的得分剧透。
具体包括教授及助教信息介绍、上课地点及时间、课程概览、教材要求、作业安排、考试安排、评分标准、学术诚信等。
查阅Syllabus对于海外当地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默认的学习习惯;对于教授来说也是默认的已通知信息。所以作为留学生一定要仔细查阅并记下重要信息和时间节点,以免出现低级错误。
03
怎么考?
留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局:怎么刚刚到国外还没适应过来就要考试了?!破局的办法可能就是“先人一步”,把考试的紧迫感提前。
不同学科之间考核方式不同。但一般来说,理工科、商科、文科考核方式涉及到——
●理工科:
Lab+Report+Reflective assignment
+Exam+Quizzes(weekly)
●商科:
Report+Group assignment+Exam+Quizzes
+Essay+Presentation+Programming
●文科:
Report+?Group assignment+Exam
+Essay+Presentation+Project
根据课程大纲、考核方式以及Deadline制定各学科学习计划。计划做在前面,期末才能不被DUE赶着跑。
当然,以上这些Tips只能在开学后才能进行“实践”,并且解决的都是一些基础的问题。
数据来源:浙江新通留学
服务声明:本服务由第三方新通留学提供,相关服务及责任将由新通留学承担,如有问题,请咨询该公司客服电话400-618-8866